9月26日,《202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竞争力评价报告》(简称《报告》)发布会在西部(重庆)科学城科技服务大市场举行。《报告》显示,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创新竞争力有所提升,创新产出竞争力表现良好。
以44个创新单元作为评价对象
据介绍,2022年,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、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共同组建项目组,首次编制发布了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竞争力评价报告》。2023年,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、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组建课题组,再次联合研究完成了《202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竞争力评价报告》,并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、成都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、重庆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、重庆两江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战略研究会4家单位协同发布。
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创新单元综合创新竞争力排名。受访单位供图
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创新中心主任王超超表示,《报告》基本沿用2022年的评价指标体系,将四川省15个市、重庆市29个区(县)共44个创新单元作为评价对象,从基础、环境、投入、产出、生态5个方面衡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实力以及创新发展潜力。
超两成创新单元属于引领型
据悉,报告将44个创新单元划分为“顶尖型、引领型、发展型、追赶型、潜力型”5种不同的创新竞争力发展程度类型。总体上看,成渝地区43.18%的创新单元属于追赶型,27.27%的创新单元属于发展型,20.45%的创新单元属于引领型,仅有9.10%的创新单元属于顶尖型和潜力型。其中,成都属于顶尖型,渝北、绵阳、江北、宜宾、德阳、渝中、南充、九龙坡、达州属于引领型。
▲四川相关创新单元综合创新竞争力排名。受访单位供图
“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》提出,要‘促进双圈互动两翼协同’,即:推动重庆都市圈、成都都市圈相向发展;推动渝东北、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;推动川南、渝西地区融合发展”。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创新研究部副研究员熊永兰介绍,为此,课题组按照成都都市圈、重庆都市圈、川东北—渝东北地区、川南—渝西地区,分区域进行了创新竞争力评价。
《报告》显示,成都都市圈形成综合创新竞争力高值连片区域;重庆都市圈创新单元的综合创新竞争力持续增长、创新层级进一步提升,地区之间的创新竞争力差异不显著;川南—渝西地区的创新竞争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;川东北—渝东北地区的创新竞争力整体水平仍较弱。
成都、渝北和江北分别处于四川、重庆的第一梯队
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,课题组还分别对四川和重庆的创新单元进行了创新竞争力评价。
▲重庆相关创新单元综合创新竞争力排名。受访单位供图
《报告》显示,在四川综合创新竞争力梯度布局中,有7个创新单元处于平均水平以上。其中,成都为第一梯队,绵阳为第二梯队,宜宾、德阳、南充、达州、泸州为第三梯队,乐山、自贡、眉山、遂宁、内江、广安为第四梯队,资阳、雅安为第五梯队。成都依然领先于其余创新单元,尽显其极核特征。
在重庆综合创新竞争力梯度布局中,有9个创新单元处于平均水平以上。其中,渝北和江北为第一梯队,是创新竞争力引领型发展区;渝中、九龙坡、沙坪坝、南岸、江津为第二梯队,北碚、巴南、涪陵、璧山、万州、永川为第三梯队,长寿、合川、大渡口、铜梁、大足、綦江、荣昌、开州第四梯队,潼南、梁平、南川、云阳、忠县、垫江、黔江、丰都为第五梯队。
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渝ICP备09050127号
地址:重庆市两江新区黄山大道中段杨柳路2号 电话:86 023 6730029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203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