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,科技评估也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,结合我国国情和科技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前行,在推动创新生态建设、促进科技体制改革、支撑政府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▲第七届全国科技评估机构协作发展座谈研讨会现场。雷键 摄
11月30日,第七届全国科技评估机构协作发展座谈研讨会(以下简称研讨会)在西部(重庆)科学城成功召开。来自全国省市自治区的科技主管部门与业务处室负责人、国内知名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的专家,以及科技评估行业机构代表共250余人,参加本次研讨会。这也是全国科技评估行业发展盛会首次在重庆举办,从科学城向全国传递科技评估行业前沿声音,推动了全国科技评估高端智库向重庆聚焦,为科学城科技评估机构加快发展带来了市场前沿的实践经验。
近年来,我国各级政府加强绩效管理,深化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改革,科技评估受到了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重视,各类科技评估实践日益丰富,机构和从业队伍日益壮大,科技评估向着制度化、规范化、专业化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。据悉,重庆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,充分构建多元评价体系,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。2020年以来,高企、科企推介、路演、对接优质科技成果3693项,其中转化落地188项。
▲《中国科技评估发展报告2022》发布现场。雷键 摄
研讨会上,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聂飙发布《中国科技评估发展报告2022》,报告旨在总结我国科技评估发展历程,梳理科技评估行业发展状况,展示评估典型案例,加强相关各方的交流与合作,推动科技评估行业开放共享和高质量发展,更好地发挥科技评估在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、提高科技管理决策水平、优化资源配置、激励问责等方面的作用,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优质服务和有力保障。
▲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聂飙发布《中国科技评估发展报告2022》。雷键 摄
科技评估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,科技评估离不开深厚的创新土壤和创新行为。科学城出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、支持高校院所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、试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创新政策,建立了“研发创新平台发展联盟”“校地协同创新联盟”等校地院企协同发展平台,构建“金凤凰”孵化服务体系。
截至今年11月,科学城共引育科技服务机构80余家,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企业分别达400家、2415家,市级以上科技创新人才达140人次,累积技术合同登记2198项,合同成交额超38亿元。促成技术转移或技术服务合作18项,策划组织路演及校地成果对接活动10场。推进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,新培育技术经纪人180人,累计达285人。扎实做好技术合同认定登记,抗结核药物创新技术签订千万级转让协议,新转化科技成果753项。
“这些成效都离不开科技评估的科学评价指导,包括高层次人才引育、区域创新发展路径、科研团队的技术成果等等,在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实现科研的高效率、高质量创新,推动区域形成更为科学、规范、高效、诚信的发展体系。”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、管委会副主任贾子文表示,同时他也诚挚欢迎更多专业人士来到科学城,更好地帮助企业创新、科研创新。
▲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、管委会副主任贾子文现场发言。雷键 摄
据悉,自2016年起,全国科技评估机构协作发展座谈研讨会已连续举办7届。为评估机构间合作搭建的平台,旨在为加强优质资源的统筹协调和开放共享,推动评估行业形成“资源共享、互助互惠、共赢发展”的良好生态。本次会议由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(国家科技评估中心)、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、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、重庆市科学技术局、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,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承办。
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渝ICP备09050127号
地址:重庆市两江新区黄山大道中段杨柳路2号 电话:86 023 6730029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2033号